因為報告、準備研究所等一堆數量少但質量大的事情不斷地過來,眼看再這麼下去就要放棄自己喜歡看課外讀物的興趣了,於是就卯起來一口氣借了好多本,抱著無論如何都要k完的心閱讀著。
  今天想分享的是蔣勳的《美的曙光》,剛開始閱讀的時候,以內容來說,對我而言是本廣面敘述但不深入的書(查了anobii裡面的讀者留言,發現有些人說這應該是將蔣勳的演講集結編成),所以我看得很快,如果你對人類文化歷史幾乎不熟悉,或者是一個國、高中生想要探討關於「美」,我想可以從這裡大略的瞭解。
  美的曙光,從書名即可以知道,作者從產生美的起源開始探索,然後再逐一介紹世界各地文明有關美的發展,其中對我來說印象較為深刻的是「第三講、形狀的發現與工具的利用」和「第六講、河流與文明」。


  【第三講、形狀的發現與工具的利用】
  這一節講的是關於手的開始與應用,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,因為我們開始“創造”,看到這一個觀點的時候我竟然有種莫名的感動。
  試想,一切都從我們直立後開始,若大腦仍然進步,而我們卻仍然利用四肢行動,那我們或許只會是純粹聰明的動物,但就因為我們把前肢作手,並透過大腦的思考結合手的行動,於是一切開始不一樣。
  人類的手掌基本動作可分為抓、握,再延伸到更微小精準的拿、拾、摘等等,透過手,我們得以感知物體的形狀,最後經由大腦的記憶與學習,再加上我們熟練地控制手的力量,我們得以開始敲磨石頭以作出特定形狀當作武器,揉塑泥土而成器皿,結草為繩、寫字得以記錄,於是科技開始了,文明開始了,想想這真的很不得了,我們的世界能發展到現在這麼多彩多姿的地步,就因為這個看似簡單卻不凡的開始。
  看到這裡時,突然想好好地反觀現在的我們,手創造了的科技,但科技卻似乎讓我們的手開始退化,鍵盤、滑鼠、觸控面板的發明讓我們更加方便快速,但同時讓我們的手在日常生活中只剩下按與滑的動作,唯一的差別是快慢之間。曾經看過兒童遊戲結合ipad的廣告,你只需要拿著模型車在螢幕上移動就可以,但兒童在發展時期,卻是需要依賴手的運作來刺激腦部發展,遊戲也許有趣,但也同時造成發展的侷限性。
  我想這或許是我現在還想拿著紙筆做筆記的關係吧,儘管享受著方便及進步,但同時我們也變得不得不或自動地發棄了某些事物,就如同市場機制的專業分工讓我們得以專心其職,但同時也讓我們不再擴展於其他的事物,同樣地,科技的方便性讓我們脖子以上向上提升,但脖子以下卻也同時向下沉淪。

 

  【第六講、河流與文明】

  作者在開頭的第一句便直接點明「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後,『河流』與『文明』的關係便開始密不可分。」然後介紹了台北、巴黎、肥沃月灣與埃及從農業及運河中發展進步的過程。但我想不只是農業吧,更廣泛地說,人類的一切起源都來自於水,生命來自於海洋,文明構築在河流旁,人在胚胎時也來自於母體羊水的涵養,我們的一切因水而孕育著也由此開始。

  然後在第六講的最後一節,作者以「善待這位母親」作為標題,是的,隨著進步不斷,在看似取水方便及不需再依賴水來支持經濟時,人對於河流與海洋的情感也逐漸漂離失所以致於忘本,我想這是我們現今的詬病。

 

  雖然這本書給我的收獲並沒有想像中大,但對於起源,除了讓我們瞭解這一切的產生之外,更可以讓我們反思古今社會中,人類的行為及價值觀念有何差別。綜合以上而言,我想對於美,我們都應抱著感恩的心態,然後不斷地感受及欣賞著身邊的一切,我們就將能體會到美的存在。

 

點此連結看更多人的評論感想。

購買按下圖連結,我會獲得回饋金!非常感恩!

showLargeImage.jpg  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白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